福建饒氏唯一土樓:華安“啟豐樓”一期修繕工程近日竣工
華安縣新圩鎮區旁九龍江畔,有一美麗的江心灘叫“鯉魚灘”。數百年來,當地民間一直流傳著北溪饒百萬的傳奇故事。
華安新圩鯉魚灘
故事源于華安黃棗饒氏家族,相傳饒氏族人源于隴西望族,漢唐時進入中原開封一帶,后有宗支遷入江西道,在贛江、蕃陽開辦航運業。南唐至北宋年間,饒氏船隊進入九龍江,又沿北溪溯江而上來到冷水坑口的鯉魚灘建造碼頭、?糠,就此定居下來。
九龍江上游水流湍急,高瀨險灘眾多,無法行船。上三府的人們要出?,須翻山越嶺或乘木排于此,方能改乘帆船下行。九龍江水勢在此較為平緩,饒氏族人充分利用這優勢地理條件和重要水路交通要道,在廈門、同安、石碼等地做起雙邊貿易,生意越做越紅火,財富名貫北溪,人稱“饒百萬”。
明朝初年,饒子周在鯉魚灘筑起了第一座圓土樓,命名“榮昌樓”。后來與柯氏相爭,連年戰亂,特別是九龍江發生了史無前例的明正德七年(1512)“壬申大洪災”,鯉魚灘“榮昌樓”及船隊一夜之間遭遇滅頂之災,災后又發生十分嚴重的瘟疫,人們紛紛逃離,饒氏家族的航運生意自此式微。
歷經十多代傳衍后,黃棗饒氏家族再度興旺。饒前、饒聰、饒香、饒海于嘉慶四年(1799年)在黃棗頂樓修建起第二座土樓--“啟豐樓”。這是福建省占地最大的雙環圓形土樓,分內環樓和外環樓。內環樓高3層,環內有28個開間,共計140個單開間,環內直徑54米。外環樓高2層,環內分40個單開房,共計240個小開間,環內直徑90米。在樓內,饒氏族人共同生活、共同御匪,最多時曾有400多人在此繁衍生息,在歷史上動蕩的年代,啟豐樓為饒氏族人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生活環境。
1949年10月初,龍溪地委任命平浪為中共華安縣工委(后改為縣委)書記兼華安縣人民政府縣長。11月初,平浪帶領50多名地方干部和2個營的兵力到達國民黨華安縣政府所在地--新圩黃棗。11月18日,華安縣和平解放, 新舊政權和平交接儀式就在“啟豐樓”里舉行。
啟豐樓是華安黃棗饒氏興衰歷史的記載,也是九龍江航運歷史的見證,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時光荏苒,斗轉星移,萬物均在不斷變化。至本世紀初,華安黃棗饒氏人數已不足百人。“饒家土樓滿瘡痍,香樟兩樹半邊依”。隨著人口不斷外遷,土樓日久無人管理,至前二年,啟豐樓外環樓已基本全部坍塌(只余1間),內環樓部分屋頂及墻體也已發生局部坍塌,若不及時修繕保護,將面臨整體坍塌的風險。
外環樓已基本坍塌(余石門框)
啟豐樓(內環樓)已局部坍塌(修繕前)
修繕前啟豐樓內環天井及房屋情景
近年來,華安縣有關方面積極推動古建保護同文旅融合,因地制宜挖掘土樓與可持續發展及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有效進行活化利用。
近日,在華安縣有關部門及新圩鎮政府等積極推動下,啟豐樓一期(內環樓)修繕及活化利用項目已竣工。本次修繕主要針對啟豐樓外墻體、屋頂、各層樓板進行,按古法修舊如舊,上世紀60、70年代居民在四周墻體上手寫書法作品也最大限度恢復原貌。據了解,啟豐樓內1-2層規劃主要用于集文化、茶藝、餐飲以及旅游休閑服務綜合體,頂層仍保留居住使用。目前,華安縣文旅部門正在積極建設停車場、樓外坡頂大香樟樹景觀工程等,今年將適時繼續推動二期(二層外環土樓)及饒氏古井、古厝等系列修繕修復工程,預計全面建成后,啟豐樓將作為華安土樓旅游線路的重要中轉基地及重要旅游景點投入使用。
修繕后的啟豐樓
內環樓二層(修繕后)
內環樓三層(修繕后)
樓外香樟古樹
(撰稿:饒如龍,圖片提供:饒海發)
發表評論
評論加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