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名人名企 > 饒氏名人

    玉壺冰心饒明俐:永葆赤子,萬物歸之

    作者:佚名 來源:吉林大學新聞網(2018年4月) 瀏覽次數: 日期:2020/8/23 16:06:59

     饒明俐,行醫60余載,是中國神經內科領域內被視為山峰一樣大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桃李天下。2016年,84歲的她坐在樓梯上認真聽會的照片在網上走紅,她的敬業、認真、謙遜,贏得了來自各行各業無數人的贊美和崇敬,樓梯教授的美譽名滿天下。

    那天,我下飛機后,要參加的全國卒中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還沒開始,所以我吃完午飯,就想到會場去聽聽正在進行的一場會議。

    由于饒明俐的業內地位,她特意避開前門,繞到后門,為的就是避免很多人和她打招呼,擾亂了秩序。因為我是中途進入會場的,不想麻煩別人起身讓座,所以就干脆坐在了臺階上。沒想到被認識的人拍照發到了網上。會議的尾聲,她在全體參會人員的注目下,被鄭重請到臺上,接受大家的掌聲和敬意。

    回憶這段佳話時,饒明俐和藹地笑著,溫暖而明媚。

     

    出身書香門第 傳承愛國基因

    193211月,饒明俐出生于重慶市的愛國知識分子家庭。曾祖父饒其寅(號亮甫)和祖父饒昌朝(號颿山)都是當地著名山水畫家和書畫收藏家。父親饒欽止,是我國藻類學的奠基者之一,饒明俐還沒出生時,他就遵從父輩意愿,放棄熱愛的書畫事業,遠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走科學救國之路,把一生奉獻給了中國藻類學研究事業,有100余種藻類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父親多才多藝,善于纂刻,曾與徐悲鴻共事,精于書畫,現有兩幅作品存于周恩來紀念館。家中至今還保存著梁啟超相贈的一幅對聯。提起父親,饒明俐的臉上洋溢著無限自豪。

    父親常教育我們,先齊其家,萬物并育;永葆赤子,四方歸之。這也是她多年來始終堅守的人生信條。她說,做什么,都有收獲,就看是否用心。

    從小,饒明俐就深受家中長輩愛國報國之情的熏陶和感染,她對自己的父親充滿了敬意,更從他身上遺傳了聰穎機敏的天資和精益求精的稟賦。這也為她一生的成長與選擇鋪就了莊重的底色。

     

    南開學霸燃情 北醫仁心筑夢

    1935年,饒明俐的父親歸國就職于設立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舉家由重慶東遷。兩年后,七七事變的炮火荼毒中華大地,上海淪陷后,南京告急,饒明俐不得不隨母親逃回家鄉重慶。

    我們走后,就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從南京去重慶只能坐船,母親把我放到船上一個二層的鋪上,叮囑我一定藏好,外面很亂,千萬不要出來。不知道過了多久,終于抵達了重慶。而這里也并不太平,日本人的飛機轟炸得厲害。饒明俐回憶四歲時的遭遇,一切仍歷歷在目。

    我的母親,也是一名大學生。為了不耽誤我的學業,她就親自在家教我,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在母親的精心愛護栽培下,剛滿四歲的饒明俐,就能認識一千多個單字,背誦一些唐宋詩詞了。

    而此時,饒明俐的父親,正帶著團隊冒著烽火硝煙,護送研究設備從武漢轉道長沙,撤往轟炸比較少的重慶北碚。歷盡千辛萬苦,一家人團聚了。

    來到北碚的饒明俐終于有學可上了,經過入學測試,她直接越級讀小學四年級。中考的時候,饒明俐報了中央大學附中和南開中學兩所名校,中央大學附中是公費,招收50人,南開中學是私立,招收男生3個班、女生2個班共300人,饒明俐都輕松考上了。父親對南開中學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氛圍更加認可,從此,這位學霸便在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南開精神的指引下,汲取知識,快速成長,度過了一段極不平凡的青春歲月。

    1950年,饒明俐高考。由于當時她剛從南開中學畢業,乘船去上海父親處,所以報了南方的同濟大學和北方的北京大學兩所醫學名校,她輕而易舉地同時考中。艱難抉擇時,聽說同濟大學要從上海遷往武漢,家里商議之后,選擇了北京大學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在這所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開辦的第一所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學校中,饒明俐深受老師臧玉銓的影響,對知識刻苦鉆研,對業務精益求精,打下了堅實的醫學基礎。臧老師的神經解剖學講得極好,在黑板上畫圖清晰明了,我至今難忘。饒明俐現在還珍藏著1963年由臧玉銓老師主譯的《人類神經解剖學》一書,上面注滿了她學習時留下的工整的標記。畢業后,她被分配到北京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科工作。

     

    踏破烽火硝煙  踐行對黨忠誠

    (新華社 許暢攝)

    我們生長在一個特殊的年代,不怕犧牲,就希望國家好。坐在辦公桌前的饒明俐,靜靜地講述著她在南開中學組建學生自治會,掩護地下黨,救援進步同學的往事。她講得波瀾不驚,卻讓人聽得心潮澎湃。

    《紅巖》的小說里面講的地下黨傳遞情報用的沙坪書店、江姐的故事、渣滓洞集中營,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就在我們身邊。”1948年,重慶地下黨的工作異常艱難,遭受重創。當時,有一些進步的中學生就已經加入地下黨,開展工作了。年紀還小的饒明俐雖然還沒有加入黨組織,但卻成為了地下黨支持組建的南開中學自治會的學生領袖,和重慶大學以及其他中學的學生共同組織反內戰、反饑餓大游行,領導學生積極參與愛國運動。

    有一天,饒明俐像往常一樣去上課,卻在路上聽一位學校的工友說,特務來抓她們班和另一個班的女學生,懷疑她們是地下黨。那個女學生一看事情不妙,借口說到旁邊的教員休息室和老師請假,饒明俐趕緊趁機召集所有同學將教員休息室團團圍住,不允許特務抓人,特務見勢不妙,沒有得逞。當天晚上,這名女同學就被地下黨喬裝救走了。

    解放前夕地下黨領導的學生運動中,在我險遭國民黨特務逮捕的時候,饒明俐帶領同學們救了我。時隔大半生,這份情誼越發深厚,這名女同學特意寫了一篇《記我的救命恩人——饒明俐》,收錄在饒明俐80歲誕辰紀念冊中。

    饒明俐的進步舉動給她自己帶來了危險。同學們都勸她趕緊走,避一避風頭。我的一位同學的父親想辦法將我送出城,我在外面躲了1個多月,把媽媽都急壞了。就在那個時候,學校的三位老師都被特務抓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新中國成立的前一晚,是最黑暗的時刻。當革命義士們在渣滓洞中經受非人的折磨時,我們參加學生會的學生,男生個個手握著棒子,女生相互支撐擁在一起,靜靜守衛在校園里,聽著中美合作社傳來的槍聲,等待著新中國的黎明!說起這些的時候,饒明俐的眼神澄澈而堅毅。

    第二天,我們去中美合作社尋找老師們的尸體。那里已經被焚毀了,但仍可以看到懸掛的刑具,恐怖極了。他們被集體槍殺后,又被撒了鹽酸,慘不忍睹……”

    解放不容易,犧牲了那么多英雄義士。我們的老師,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跡。新中國成立了,人民當家做主了,只要祖國有需要,我們便義無反顧,這就是我們這代人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深入骨髓。

    1950年,身邊的很多同學奔赴抗美援朝戰場,有的客死異國他鄉。他們的精神和勇氣,深深地鼓舞著身處和平之中的饒明俐及身邊的同學。半個多世紀以來,同學們奮戰在祖國的各個崗位上,個個出類拔萃。我們很幸運,很珍惜,只想好好做點事兒。

    大學時,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跡,讓饒明俐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天,她一個健步從自己的床跳到了隔鋪的黃同學那里,請求這位曾于解放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同學,作為介紹人,讓她真正地找到自己的歸屬。“1953626日,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年后轉正。從此,我的生命更與黨血脈相連。

     

    真愛相守相惜  一生扎根東北

    生長在重慶的饒明俐,并沒有想過自己的后半生會與東北這塊黑土地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承載著她全部的愛,所有的夢和一生的心血。只有朗晴的夜空中,那一輪皎潔的月,寄托了她和愛人所有的鄉愁。

    為了他,我來到了東北。饒明俐口中的他,就是自己的丈夫程慶華(鄂華),也就是享譽國內外的吉林驕傲、吉林十大藏書家之首、《開國大典》陳云的扮演者、文學家程慶華,曾被周揚、茅盾譽為獨具特色的一枝鮮花。

    饒明俐和程慶華是南開中學校友。自幼酷愛文學的程慶華,在語文老師、聞一多先生的得意門生鄭臨川先生的指導下,思想進步飛快,閱讀了很多文學名著。在一次學校的作文比賽中,他毫無懸念地奪得了第一名。正當他得意時,老師潑了一瓢冷水:這次是饒明俐沒有參加比賽,否則這第一名還不一定花落誰家呢!從那時起,饒明俐這個名字,就扎在了程慶華的心里。

    后來,兩個人成了北京大學的校友,饒明俐在醫學院,程慶華在理學院,因緣際會,愛情的火苗漸漸照亮了兩個人的青春芳華。

    程慶華酷愛兒童文學,并且很有天賦。1953年全國剛解放,祖國建設急需人才,國家讓全國大學生提前一年畢業,程慶華積極申請,分配到吉林一高中任教,很快嶄露頭角,剛剛22歲就被提升為當時全省最好中學的教務主任,并被評為全省優秀教師。此時,他發表了有關國際題材的系列小說,享譽國內外。1956年,他被調到吉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工作。1962年加入中國作協,后又調到中國作協吉林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他在東北這片土地,綻放一生的才華,直到2011年離世。

    愛國情濃,伉儷情深,為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饒明俐也來到了東北。“1962年,吉林省委宣傳部的領導親自到北京,把我調到了長春,從此就在這扎了根。

     

    杏林妙手常青 高壽自有秘訣

    (新華社 許暢攝)

    毅然選擇投身醫學事業,對饒明俐來說,并不是一個偶然。除了懸壺濟世的職業追求和人生理想外,還有一份對因病早夭的妹妹的深切思念。結核性腦膜炎在現在看來根本不算大病,可當時那個條件下沒有藥,就奪去了妹妹的生命。

    對寶貴生命的珍愛和對世間疾苦的悲憫,堅定了饒明俐走好行醫之路的信念。

     從北大醫學院畢業后,一次搶救經歷讓饒明俐記憶猶新:一個16歲的孩子,同樣是因為患結核性腦膜炎而最終被死神奪去了生命。我當時可以說是拼盡全力了,一邊給病人做人工呼吸一邊哭,病人家屬也在哭,后來當時的主任過來安慰我時,我才發現那個孩子已經去世一段時間了。

    饒明俐說,因為經歷過親人早逝,自己更能給予每名患者親人般的溫暖。她總說:每當看到患者得到滿意診斷后離開診室,我就能高興一整天。

    已經85歲的饒明俐仍然每天早早起床,精神飽滿地提前到科室準備全天的工作。她堅持周一、周四全天坐診,周三全科會診,周二、周五查房,周末出門或開會或義診……她的辦公桌的案頭,整齊地擺放著業內各大雜志寄來的審核材料、學生們的論文等,她都要認真地翻閱、批改。翻開日記本,上面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如果是接診日,蛋黃派、麻薯和咖啡往往就是她的午飯。她說,下樓吃飯來來回回至少要半個小時,她覺得這個時間浪費了太可惜。

    每當夜幕降臨,饒明俐除了要把白天的一些病例拿回家去研究之外,還要一邊編審她所主持的學術期刊文章,一邊盯著科室微信群隨時幫助年輕人處置突發狀況。

    有一年春節,她打電話給單位說:給我排個班吧,在家太無聊了。在她的帶動下,吉大神經內科以單位為家的氛圍濃郁,一直穩步發展,人才輩出。

    饒明俐說:沒工作我就覺得心里空空蕩蕩的,我可沒時間去休息,有時間有精力就想工作,工作挺幸福的。持續的工作和學習,正是她長壽的秘訣。救死扶傷,起死回生,她的杏林妙手為無數人帶去了希望,更讓她的人生充實而厚重。

    孩子能夠重新站起來,恢復成正常,這是生命的奇跡,您和您的團隊就是奇跡的締造者,是父母的愛,醫護人員的愛,有愛心人的愛,拯救了一個生命。這是一個小女孩的父親發給饒明俐的微信。2015年,馬上就要高考的圓圓(化名)突然抽風昏迷,送到醫院時已經停止了呼吸。經過緊急搶救,雖然維持了呼吸,但是持續發燒、昏迷,全身剝落性皮炎,命懸一線。饒明俐請有關科室會診,果斷確診為畸胎瘤。經手術后,孩子的不良癥狀逐漸消退,2017年元旦,開始恢復意識,慢慢能夠自理、學習。

    饒姨,孩子在補習班考了第6名,準備考大學了。”“饒姨,您最近身體好嗎?等不忙了過去看您,一條條樸實的信息,讓饒明俐心里感到安慰。她在微信中這樣回復:孩子的恢復,鼓舞了我們全科醫務人員,要對病人如親人,要不放棄一線希望搶救病人。也感謝你們夫婦永不放棄的精神,鼓舞著我們!20183月,饒明俐還親自帶著醫護人員去回訪了圓圓一家,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恢復情況。

    經饒明俐診治的30多萬患者中,像圓圓這樣的故事,已經數不清了。甚至在大街上,還有很多患者親切地和她打招呼。

    有一次,饒明俐坐公交車。發現一個陌生的小伙子一直在看她。起初,她懷疑是不是遇到了壞人。不一會兒,這個小伙子直接來到她的身邊,有些興奮地問:您是不是饒大夫!原來,他10幾歲的時候,在北京接受過饒明俐的治療。沒想到十幾年后到長春出差,卻在街上遇到了自己的恩人。

    饒明俐對待病人好,是出了名的。她總是盡可能地為患者節省醫療費用,經常為患者跑上跑下地解決費用問題,甚至還自掏腰包。

    當醫生,很愉快,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當醫生。饒明俐老師的笑容像孩子般燦爛而純凈,如一絲清風,暖徹人的心田。

     

    科室建設有道  樹惠滋蘭流芳

    饒明俐是老白醫大臨床專業的第一個研究生,也是白求恩醫科大學文革前唯一的研究生,曾師從劉多三先生。

    人在歷史的巨輪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的精神和毅力卻可以無限強大。隨之而來的動蕩年代,饒明俐眼看著醫院的老前輩經歷浩劫,醫療工作全面癱瘓。她看在眼里,記在心頭,不懼艱險,始終堅守崗位,盡自己的一切力量保護研究室的標本、器械,給還能靜下心走進課堂的學生們上課等。

    我每天都來盯著,我們的研究室連窗簾都沒有丟。老五屆的學生基本都是我給上的課。傳承,才能生生不息,正因為有了饒明俐這樣的人,白醫大的精神才始終賡續不斷,屹立不倒。經過多年的積累,吉林大學神經內科發展到國家重點科室,衛生部重點科室、國家藥理研究基地等,在業內享有盛譽。

    回想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饒明俐感慨萬千。她說,就想趁著好時代,多干點活。無論多大年紀,團結好大家,把科室搞好,老老實實給病人看病,她就很滿足。

    憑借著出色的業務水平和杰出的工作能力,饒明俐先后被評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稱號、長春名醫、吉林省優秀教師,先后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卒中協會第一屆終身成就獎、吉林省英才獎。她的名字和成果,已被列入英國劍橋《國際名人辭典—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1996)、美國ABI500名有影響的領導人-Five Hundered Leaders of Influence(1996)及《中國當代醫學家薈萃》等20余部名人辭典中。

    饒明俐的案頭,最新一期的《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散發著墨香。她擔任雜志的總編多年,對這份雜志有著深厚的感情,現在仍然在承擔大量的編審工作。

    這位歷任吉林省腦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國家神經內科培訓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顧問、東北地區神經病學學術交流協會名譽主任委員、吉林省心理衛生協會名譽理事長、國際神經病理學會會員、國家腦血管病專家組成員、20余份雜志顧問、編委或特約編委的業內泰斗,始終在學科發展、人才培養、臨床實踐等方面深耕不輟,孜孜求索。

    多年來,饒明俐承擔各種科研課題16項,發表論文300余篇,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7項,主編或參編專著28部。其中《腦血管疾病》、《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實用神經內科》、《神經病學》,都是業內晚輩們必讀的經典力作,為他們開啟了神經內科研究領域的大門。

    這手機,是我的干女兒給我買的。熟練地用微信和外界實時溝通的饒明俐,有些調皮地展示著學生們對她的愛。以前,人們都說,我在科里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后來,女兒排到了7個,都是國內知名教授。我就說,不能再往后排了,太多了,就到小七吧。饒明俐在教學中,精心培育人才,共培養了56名研究生,碩士16名,博士40名。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國內三級甲等醫院的神經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由她擔任主任的國家神經內科師資培訓中心,是衛生部最早建立的培訓中心,現已培養了1000余名學員。她的學生遍布全國,許多人已成為神經科的骨干、主任或學科帶頭人。

    老師講課,從不說:你們聽懂了嗎?而是問:我講明白了嗎?有學生去請教問題,或者患者咨詢病情,她都給讓好座位,處處為別人著想。饒明俐從教近50年,她的教案都是認真書寫和仔細推敲的,對于學生沒有理解透的知識點,她都會反復講授,有時候因白天出門診,她還利用下班時間為學生答疑解惑,總是錯過回家的班車。當饒明俐的學生,是一種幸福。這是很多學生的共識。

    同學們都說,在饒老師眼皮底下蒙混過關沒門兒。饒明俐的學生馮加純說,從入學開始,饒老師就對學生的品德、基本素質、科研作風等方面都有嚴格的限定,從文獻檢索到課題設計、實驗數據、結果及結論都嚴格把關,對每個實驗結果都親自詳細推敲,經常為了實驗及結果的分析工作到深夜。

    有一次,馮加純到老師家里修改論文,工作了一天的饒明俐一邊做飯,一邊修改論文,由于過于聚精會神,竟把飯做糊了。老師非常認真、專心,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我們研究生當中,沒有一個人不懼怕老師的認真勁兒。

    饒明俐從事神經科臨床工作半個多世紀,既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還曾于1983年至1994年,擔任白求恩醫科大學副校長,在醫院的管理崗位上默默耕耘與奉獻。

    在醫院主管醫療、人事等工作多年,饒明俐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人才理念,也寄托了她對后輩們的期冀,她說:品行好,能力強,應該大膽用;品行好,能力差,可以培養用;能力強、品行差,千萬不能用。

    初春的長春,冰雪晶瑩,寒意未消。但饒老的故事,卻讓人感受到發自心底的融融暖意。這段故事里,有家國、有天下,有夢想、有情懷,有厚重、有清新,如一幅耐人尋味的畫卷,緩緩展開,連著深邃的過往,接續璀璨的明天。

     

    (未注明的相片、均由饒明俐提供)



    發表評論


    評論加載中...
    內容:
    評論者: 驗證碼:
      
    技術支持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銷售代表: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客戶服務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国产成人www免费人成看片_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_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_在线观看a国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