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名人名企 > 饒氏名人

    饒國璋:留法歸來的航空報國先驅

    作者:佚名 來源:北航離退休工作處 瀏覽次數: 日期:2018/10/9 17:03:07

     “荒郊平地起群樓”,“逐兔麥田記憶新” 。在那熾烈火紅、創造奇跡的20世紀50年代,八所航空精英院校——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云南大學、西北工學院、華北大學工學院、西南航專共聚北京,在燕京八景之一的“薊門煙樹”之畔創建出了新中國第一所航空學院。如今,八所院校的領隊被北航人尊稱為“建校八子”。開荒拓土的每一位先驅,都值得被所有北航人深深銘記!

    建校八子(四川大學航空系領隊為饒國璋,因其去世,由趙世誠代表該校)

     

    饒國璋

    他生于189941日,他是建校八子之一,曾為了工業興國而留學日本,在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之后憤然回國。后遠赴法國勤工儉學八年,掌握了豐富的空氣動力學理論和飛機設計與制造工藝,回國后在軍政部航空學科、四川大學航空系任職,1952年受國務院關于高等教育院系調整的指示,帶領四川大學航空系全體以及圖書資料、儀器設備北上,開啟了他光輝的北航教育新篇章。他就是熱加工工藝專家——饒國璋。

     

    坎坷留學經歷 飽含愛國深情

     

    從窮鄉僻壤中誕生和成長起來的饒國璋,目睹了舊中國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黑暗荒涼,萌發了學習東洋技術、救斯民于水火的愛國志向。191710月,時年18歲,饒國璋孤身一人東渡日本自費留學。然而,19195月,國內爆發了“五四”運動。饒國璋對巴黎和會上瓜分中國的侵略陰謀義憤填膺,與一批在日留學生離開日本,于5月下旬回到上海。后加入上海“赴法勤工儉學學會”,于191910月與一批青年朋友遠涉重洋,赴法求學。

    饒國璋先就學于法國汪朵孟公學,攻讀法語,后又進入巴黎百科工藝學院和巴黎大學學習,為鉆研工業技術準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之后的數年.他先后在法國胥乃德飛機制造廠、貝來蓋飛機工廠雷諾發動機制造廠等五六家工廠做工和學習,參加了多種產品的設計定型、工藝制造和具體生產實踐。從空氣動力學、飛機設計、飛機制造到發動機工藝以及鑄鍛焊熱處理等生產技術,他都進行了潛心研究和深入實踐。

      他克服生活貧困和孤獨無援的艱難困苦,經受了打洋工的坎坷痛楚。在法國忍辱負重地苦讀、苦學、苦干整整8年,真正掌握了當時法國甚至全歐洲最新的航空科學技術和汽車制造技術,為的就是準備學成回國、報效祖國。

     

    航空報國無門 實踐教育救國

     

    192711月,饒國璋回到了闊別8年的祖國,當時他逢人就說要以創立“航空工業”來“振興民族工業”從而推動中華民族的復興。

     1929年 饒國璋負責設計和制造的中國第一架飛行教練機“成功第一號”終于在上海虹橋機場試飛成功。這一成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開創了中國飛機制造工業的新篇章,那時的中國就是修理飛機的技術和能力都是很有限的,更不用說設計和制造飛機。但是,這并沒有引起國人的注意和反響,此時的饒國璋陷入了苦悶和彷徨。

     

    教練機“成功第一號”

     

    在“工業救國”碰壁之后 饒國璋又開始了他“教育救國”的奔波。193111月,他受聘于杭州筧橋航空學校,開講飛機構造學等專業課程。此外,他還撰寫了《最新汽車學》《飛機學教程》和《空氣動力學》等著作。隨著日寇大舉南侵,饒國璋隨著筧橋航校師生從杭州出發,經柳州、貴陽轉移到昆明,堅持航空教育、為抗日戰爭培養飛行員和地勤維修人員,這為促成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箲饎倮蟛痪,他發現航校已經成為蔣介石發動內戰的工具.便遞交了辭呈。

    1946年,四川大學誠聘饒先生為教授,并兼任航空系主任,與李壽同、徐碧宇等一起建設師資隊伍、提高教學質量。從此,饒國璋先生便成為中國高等教育中最早的航空科學教授之一。

     

    創建航空教育 服務國防建設

     

    1952年,正當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決戰階段,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等8所大學的航空院系合并組建成立“北京航空學院” ,為航空工業和國防建設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消息傳來,饒國璋激情滿懷,遵照中央指示,于當年9月,率領四川大學航空系的全體師生共107(其中教師17人,學生90),浩浩蕩蕩從成都出發,經重慶,走水路,順長江出川到武漢,于月底抵達北京。同時,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全部運抵,為北京航空學院鋪上了重要的奠基石。從此,饒國璋先生開始了他光輝燦爛的航空教育的新篇章。

    建校初期的北京航空學院,教學設備短缺,教學管理尚不規范。作為創建者之一,饒國璋先生當時是校務委員會委員,并主持金屬工學教研室的工作,親自講授《冶金學》課程。今天,北航學生最喜愛的金工實習和生產實習課程都是先生首次開設,這開創了北航本科教育計劃中實踐性環節教學工作的先河。

     

    建校初期的北航金工車間

     

    1956年,北航正式成立航空熱加工工藝系。后來,該系改為航空材料系,饒國璋先生擔任副主任,主管教學工作,為該系的建設和發展傾注了全部心血。無論學科布局還是專業調整,無論教學計劃還是課程安排,他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建議和意見。

    饒先生對師資隊伍建設極其重視,他提出教研室必須要進行教學研究,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討論和研究;青年教師第一次開課必須要試講,試講不合格者必須再試講,教研室要幫助其走上講臺,而且還要經常組織教師去聽課、去觀摩,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饒先生對教學實驗和生產實習特別關注,在法國工廠打工的經歷使他親身體會到:實踐出真知。航空材料系的每門專業課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都必須有相應的教學實驗課:安排學生到航空工廠的生產第一線去頂班勞動,進行生產實習。在饒先生和系教學部門的指導下,帶隊的教師把學生分成幾組,每10天輪流一次,跟工人一起三班倒,先后完成了爐前工、鑄工、鍛工、軋鋼工、熱處理工和金相分析工等工種的生產實習。

     

    裝配鉗工組實習

     

    196210月,在北航建校10周年時,饒先生撰文道:

    “在此十年中,滄海桑田,變化之大,發展之速,實在令人感嘆不已,F在北航不僅有了新式的教學設備,且更有尖端的特種設備,師資陣容也大為健全,故得在今日的北航研讀,誠屬毛澤東時代青年學生的莫大幸福。我厝身于航空教育,已30余年,到今,方見到欣欣向榮、蓬勃而健全發展的航空教育。在北京航空學院建院10周年之時,不禁要祖國歡呼,為社會主義建設前途慶祝!在人民的偉大事業中,勇往邁進。”

    饒先生的后半生,便是“在人民的偉大事業中,勇往邁進”的寫照。

     

    精心培育桃李 師生情深似海

     

    一年,北航材料系的一對青年教師結婚,特地請德高望重的饒國璋先生做證婚人。饒先生致辭道:“兩位新人.昨天是火箭,可以各自自由飛翔。今天喜結良緣.便成了一枚彈道導彈。請記住,你們從今以后必須按照既定的軌道,進行制導飛行了。”一席詼諧和寓意深刻的話語,說得新人和大家齊聲大笑,先生也開懷大笑起來。這對青年夫婦.如今已經白發蒼蒼、兒孫滿堂了。

     “奈何笑容難為久,春天反凋殘。”正當饒國璋先生煥發青春活力為航空教育奮斗時,年近古稀的他因胃癌做了切除手術,加之在文革中遭受沖擊,耽誤了手術后的治療,于19681122曰溘然長逝。噩耗傳來,他的學生和同事們都為這位航空教育大師的離世而萬分悲痛。

     

    后記

    奮斗終生、航空報國而默默無聞可謂是饒國璋一生最樸實的標簽,很多人知道中國第一架飛行教練機“成功第一號”,卻不知其設計制造者乃是饒國璋先生。在北航知名的“北京一號”誕生過程中,饒國璋先生負責冶金工藝環節,嚴格把關。

    他生平幾乎沒有留下什么志記書傳,69歲就因病逝世,只有從后期學生以及同僚的回憶記敘中了解到先生的事跡:北航周自強教授數次整理和回憶先生的教學工作,研究民國航空史的姜長英等也有撰述過先生的早期經歷,王建明等專家在研究新中國建立以前留學生群體群像時也有以先生為典型。

    本文主要整理自北航周自強教授于2000年為《基石》撰寫的文章,比較全面地展現饒國璋先生一生的重要經歷,這樣一位從不顯赫揚名,卻也從不沽名釣譽的師者,值得所有今天的、未來的北航人學習和銘記!

     

    (據北航離退休工作處2018 43日,原題目為:“北航人物欄目-饒國璋:留法歸來的航空報國先驅”)。



    發表評論


    評論加載中...
    內容:
    評論者: 驗證碼:
      
    技術支持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銷售代表: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客戶服務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国产成人www免费人成看片_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_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_在线观看a国v